首页>平武县各类型乡镇贫困特点

平武县各类型乡镇贫困特点

  • 标题:平武县各类型乡镇贫困特点    下载
  • 图片说明:类型 所包含的乡镇 贫困特点1类乡镇 龙安镇 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较好,是县城所在地,也是“5·12”地震之后重建乡镇,大量受地震影响人口被重新安置于此。贫困人口数量全县最多、贫困发生率最低,是县内扶贫、防返贫任务最重的乡镇2类乡镇 水晶镇、土城藏族乡、阔达藏族乡、旧堡羌族乡、大桥镇、大印镇、锁江羌族乡、豆叩镇、平通镇、响岩镇、坝子乡、高村乡 这几个乡镇连片分布在县域内中南部地区,各乡镇贫困人口总数较少,为500~1000人;但贫困发生率很高,为10%~15%,属于贫困人口较少、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乡镇。这些乡镇是扶贫、防返贫难度较大的乡镇3类乡镇 白马藏族乡、黄羊关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泗耳藏族乡、木皮藏族乡、徐塘羌族乡、水田藏族乡、平南藏族乡、水观乡 这几个乡镇连片分布在县域内北部、中部地区,海拔较高,山高谷深,自然条件较差,人口较少,社会经济条件差。各乡镇贫困人口总数较少,为200~600人;但贫困发生率很高,为13%~19%。属于贫困人口较少、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乡镇,也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乡镇是扶贫、防返贫难度较大的乡镇4类乡镇 古城镇、南坝镇 贫困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古城镇有1600多人,南坝镇达2000人;境内贫困发生率较高,超过12%。贫困现象发生普遍,贫困程度深。这两个乡镇是扶贫、防返贫任务重且难度较大的乡镇5类乡镇 虎牙藏族乡 境内贫困人口少,但贫困发生率最高。境内海拔高、人口稀少,是藏族聚居地。其扶贫、防返贫任务较轻,但难度最大
  • 所属文章:贫困的区域分布特征 下载全文
  • 所属图书: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出版时间:2023年09月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