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以湖南农村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翔实的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从信息接入条件、个人信息使用行为、在线参与行为和农村电商发展四个方面,对湖南农村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湖南通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历史高点,5G覆盖率超过90%,智能设备家庭拥有率接近100%,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调查显示,农户对智能设备的使用日趋频繁,微信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在线交流和参与村务治理的比例持续上升。然而,老年群体的数字技能缺...
-
本报告主要依托2024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湖南省调查的村问卷和户问卷两个样本数据,对农村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如下。①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全省农村各类乡村人才规模、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的乡村人才总量或文化素质很难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尤其是经营管理、乡村旅游、乡村规划、文化传承、民间工匠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迫在眉睫。②在乡村教育卫生人才方面,受人口外移、撤点并校的强势挤压,乡村小学教育规模在逐年萎缩,学前教育在探索创办中呈现参...
-
湖南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注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多元化水源中自来水占比最高。污水处理逐步推进,但仍以直接排放为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普及,分类收集初见成效。厕所革命加速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广泛使用。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有所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阻碍。从安全饮水等五个方面的满意度测评来看,农村居民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满意度较高。
-
农村居民的支出状况与消费结构,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报告基于2024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湖南省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如下。一是样本农户户均总支出达到50504.32元,反映了农村居民在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品质上的显著投入。二是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明显。在农村居民户均支出中,非食物消费支出达54%,占总支出的“半壁江山”。在非食物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尤为显著。三是从消费差距看,高收入组是低收入组消费的两倍多,反映出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
-
本报告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湖南省调查数据,分析了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构成及分配状况。研究发现如下。一是湖南省农村居民的两大收入来源是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分别占比34.1%和30%。二是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长沙县在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方面表现突出,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高达41.1%,安乡县和新宁县的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比均超过39%,反映出家庭经营活动在当地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而洪江市和零陵区则以转移净收入为主导,这可能与抽样样本年龄结构有关。三...
-
本报告基于2024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湖南省调查,主要探讨了湖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情况,以及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进展。研究表明,自2017年湖南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村集体经济获得显著发展,特别是在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集体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村庄已经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成功建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尽管如此,改革过程中仍面...
-
近年来,湖南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引导,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路径,制定金融支持农业强省“二十七条措施”,支持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聚集,推动涉农金融服务质效显著增强。2023年,湖南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与再贴现三种传统工具1336.4亿元,同比多发放181.6亿元;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全省涉农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多项推进举措下农户金融市场参与情况,本报告从农户参与金融市场的基本条件、农户信贷需求...
-
本报告从粮食作物灌溉用水的区域差异、品种结构和规模差异、灌溉成本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下。①湖南省粮食作物有效灌溉率达60.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口粮作物的灌溉用水量普遍高于饲料粮。尤其是水稻作物灌溉率达90%以上。②湖南省92.42%的水浇地以地表水为主要灌溉水源。在10亩以内的耕地中,灌溉率随着规模的增加而提高,但经营规模超过10亩后,灌溉率则有所下降。③湖南省87%的村庄尚未收取灌溉水费。灌溉成本与耕地经营规模之间存在正“U”形...
-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随着耕地流转市场的快速发展,虽然耕地经营规模30亩以上农户所占比例不到4%,但其耕地经营面积却占全部经营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经营规模50亩以上农户所占比例不到3%,其耕地经营面积已占到全部经营面积的近50%,说明当前湖南农村地区农业规模经营已获得较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湖南农业生产的重要经营方式。在当前湖南农地流转市场上,超过7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耕地流入方;超过一半的耕地流转行为签订有书面协议,50%的约定了明确租期,契约关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
本报告重点分析2024年调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收集与处置认知现状及农业补贴实施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如下。①总体来看,湖南省接近八成的农户种植了有秸秆农作物。农户主要采取“粉碎还田作肥料”的方式利用农作物秸秆。②85%左右的农户认为农业生产中产生了农药包装物,主要通过“回收至固定点”来处理。高达92.13%的农户认为农药包装物“污染了环境”,其中,2/3的农户认为农药包装物存在多种危害性。③超六成的农户认为回收农药包装物没有阻力。认为有阻力的农户视“不知道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