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寻乌的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是1949年以后在原有的薄弱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公路里程、桥涵建设、交通工具、公路运输及交通管理等有较大发展,但水运交通衰落。邮电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邮电机构和设施、邮电业务量...
  • 稀土工业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寻乌县最具特色的工业是稀土工业。稀土工业曾使寻乌经济在短短2~3年内兴旺发达,而到90年代初,稀土工业又令寻乌经济不堪负重,每年亏损500~600万元。但从长远来看,稀土工业还是寻乌经济的希望所在。本文介绍了...
  • 工业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寻乌县在分散的、落后的、个体的传统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工业,基本形成了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本文对寻乌县的工业进行了全面介绍。
  • 农业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寻乌县属山区农业县,自古“重谷务农”。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指出的寻乌6项出口货就有5项(米、茶、木、香菇、茶油)是农产品。1933年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老区的围剿烧杀,致使寻乌民不聊生,田园荒芜,农...
  • 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寻乌县土地大部分被地主占有,农民过着艰苦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春,全县土改结束,实现土地回老家,耕者有其田。1952年年底,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人口与民族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寻乌县人口密度低,不到江西省平均人口密度的一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寻乌县人口演变过程具有5大特点。人口增长起伏大,但总的来说增长迅速;城镇人口比例增大,农村人口比例缩小;育龄妇女人数上升;人口年龄...
  • 自然环境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寻乌县地貌类型多样,土地构成以山地为本,自然土壤以红壤为主,耕地以水稻土为多。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显著,热量高、光照强、降水多,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和草地的...
  •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作者:寻乌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寻乌县 调查时间:1988.11.01~1995.10.01
    寻乌县是江西省的老区、边远山区县份之一, 拥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从寻乌县的建县由来和历史沿革来看,其隶属关系变动频繁,1964年5月起隶属赣州专区至今。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寻乌县的行政区划演变,分为民国及以前...
  • 专题二 高安526户农户抽样调查

    作者:高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高安市 调查时间:1992.03.01~1994.05.04
    1992年9月中旬至月底,高安县情调查课题组9人,同经过调查培训的高安教师进修学校部分学员及部分乡镇干部共68人,在中共高安县委及县委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对抽样的6个乡、镇中的22个行政村的550家农户进行...
  • 专题一 独城乡办工业调查

    作者:高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西省高安市 调查时间:1992.03.01~1994.05.04
    1981~1992年,独城乡办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创办了两个江上煤矿、狮子山煤矿、陶瓷厂、化工厂、碳素厂、地毯厂,并将农机站改造成为专业化生产的水泵厂,将水泥厂改建成为技术先进、产品填补省内空白的特种水泥厂。...
  •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