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专题三:严家上村今昔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严家上村的发展概况,严家上村是原甸桥大队的第四、五生产队,现属甸桥村。由于工业的发展,使得甸桥村的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从对该村的典型调查来看,农户家庭收入有90%以上是来自乡、村...
  • 专题二:浒浦镇的文化、卫生工作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浒浦镇的卫生事业和文化发展概况,浒浦镇位于常熟市境东北,距市区22公里,因通江水道浒浦塘由此入江而得名。浒浦塘北起浒浦镇,南迄梅李镇,相传远在1000多年前已开始疏浚,为旧时海虞24浦之...
  • 专题一:大义镇的经济发展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常熟市大义镇经济发展的状况,大义镇位于常熟市境西北,望虞河畔,距市区约8公里。全镇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为典型的江南平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是大义镇经济加速增长、持续...
  • 群众团体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群众团体的发展概况,常熟市群众团体组织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文联、侨联等。除侨联外,其他群团组织均成立于50年代初期和中期,并随当时市、县分设的状况,各自形成市、县群...
  • 一府两院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一府两院的建设情况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政治体制改革需由上而下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常熟市政权机关在本市范围内作了一些探索。中国将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但新制度、新法规至今尚未确定...
  • 人民代表大会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情况,常熟市人大职能的健全也是有个过程,1978年以前,历届人大由于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的存在,难以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使人大代表成为一种荣誉称号和对统一战线代...
  •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人民政权的建设和发展概况,包括常熟人民政权的诞生和在探索中前进等历程,根据1949年《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在探索中进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
  • 统一战线和政协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统一战线和政协发展概况,常熟是江苏统战工作的重点市(县)之一,统战面广。统战对象包括9个方面: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原工商业者,少数民族,宗教职业者,在台...
  • 共产党组织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共产党组织的发展概况,包括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上来,发挥党员在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
  • 变化中的思想观念

    作者:常熟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5.30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熟市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常熟城乡的经济、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农村经济由自然和半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化,这不仅给人民生活带...
  •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