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调查时间
全部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1996年1995年1994年1993年1992年1991年1990年1989年1988年1987年1986年1985年1982年1980年1978年1975年1973年1970年1965年1964年1960年1958年1956年1955年1954年1953年1952年1951年1950年1949年1948年1947年1946年1945年1944年1943年1942年1941年1940年1939年1938年1936年1930年1921年1920年1914年1911年1910年1900年1871年1870年1868年1852年1849年1840年1830年1820年1815年1811年1799年1761年1760年1751年1741年1740年1688年
检索词
-
农业
作者:泰兴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兴县 调查时间:1988.04.01~1995.12.311949~1988年的40年间,泰兴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结构趋向合理,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多种经营已发展成为独立产业,传统的畜牧业——生猪饲养量稳定在年出栏90余万头,并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农... -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历程
作者:泰兴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兴县 调查时间:1988.04.01~1995.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年间,泰兴的农村经济体制,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经历了4次大的变革和调整,即:①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劳动农民的个体所有制;②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劳动农民社会主义集... -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作者:泰兴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兴县 调查时间:1988.04.01~1995.12.31本文介绍了泰安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包括传统的经济和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含1949~1957、1958~1965、1966~1978、1979~1988),90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展望。 -
自然环境和人口
作者:泰兴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兴县 调查时间:1988.04.01~1995.12.31本文介绍了泰兴县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包括自然地理(含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含土地、水面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植物、动物资源,林木资源),人口总量及其分布,人口结构。 -
县制、县史
作者:泰兴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兴县 调查时间:1988.04.01~1995.12.31本文介绍了泰兴县的县制与县史,包括建置沿革,行政区划(1949~1988年间泰兴的区、乡镇建置变化颇多),革命历史(泰兴是江苏省建立共产党组织较早的县,泰兴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历代名人(泰兴是历史... -
海城市5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报告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海城市5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是按照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总课题组制定的统一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于1993年9月进行的。共抽取了6个镇、22个村、520户居民家庭。回收样本520份,其中有效问卷499份。 -
干部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1992年,海城市共有干部19170人,其中从非国家干部中选聘1765人,占9.21%。在干部总数中,女性7612人,占39.71%;少数民族干部343人,占1.79%。海城干部分级管理的权限和程... -
人民政权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人大、政府、法院、基层群众组织等人民政权的情况。海城市政府在对企业放权的基础上,实行简政、减人、党政分工、政企分设,给各级政府以统筹本地区全局的自主权,借以提高工作效率。中华人民... -
党群组织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党团组织的发展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海城县委及时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提出“开发海城,致富人民”的方针,建立“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独... -
文化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文化事业发展情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海城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文化园地出现了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的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城文化事业经过拨乱反正,又得到了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