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市场体系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市场体系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海城的城乡集市贸易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大变化。1981年,全县共有各类市场46处,比1978年增加29处。市场体系的特点:市场类型繁多;市场专业化程度...
  • 商业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商业的发展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城全面改革了商业体制,坚持“货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和“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原则,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
  • 工业和建筑业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情况。1992年,海城工业企业13061个,其中中央企业22个,省营企业2个,鞍山市营企业7个,海城市营企业159个,镇街企业321个,村个体企业12550个。工业总产值673117万元,比...
  • 乡镇企业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海城的乡镇企业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海城特色的发展道路,为海城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海城发展乡镇企业中,一直坚持以集体经济为重点,乡...
  • 农业现代化建设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概况。海城作为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到1992年已经整整10个年头。10年的实践,在农业现代化综合建设上主要做了5方面的工作。制订方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 农业体制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农业体制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城改革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建立了新的合作经济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城农村从1982年开始实行家...
  • 农业生产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产量大幅度稳步上升。海城市种植业产...
  • 经济结构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经济结构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国营、集体、联合体、个体一齐发展,海城在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形...
  •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小城镇的建设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城的小城镇开始兴旺发达起来。1989年,总计28个小城镇,形成了以海城市区为中心的星罗棋布的小城镇群体基本框架。海城是辽宁省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 环境保护

    作者:海城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辽宁省海城市 调查时间:1993.04.01~1994.07.3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城市环境保护的概况。海城市原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县。进入7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城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矿企业、城镇人口和机动车辆迅猛增加,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经过10多年的努力...
  • 上一页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