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婚姻与家庭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1949年以前,沙坪坝区的婚嫁习俗和观念基本上是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虽然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大批知识界人士聚集该区,带来许多新思想,但民间婚姻基本沿袭当地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联姻,婚礼一般是坐花轿...
  • 社会阶层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本文介绍了沙坪坝区的社会阶层,分为工人队伍、农民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干部队伍、个体劳动者与私营业主。
  • 体育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沙坪坝区现代体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南渝中学及乡村、城镇教育实验区的创办,使学校体育成为风气。重庆大学和南渝中学均有较为完善的体育设施,为重庆所仅见。
  • 医疗卫生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本文阐述了沙坪坝区的医疗卫生概况,回顾了其发展的历史沿革,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的医疗卫生发展状况,介绍了当地医疗机构、人员与设施,预防与健康,医疗教学与科研。
  • 大众传播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本文介绍了沙坪坝区的大众传播发展情况,分为抗日战争时期概况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概况。新中国成立后沙坪坝区的大众传播概况又分为新闻出版(包含新闻、出版社、杂志、书店、书摊和书刊销售),广播(分为有线广播与...
  • 文化(上)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抗日战争时期的沙磁地区是著名的“文化区”,这不仅因为当时全国文化、教育、科研的民族精英汇集于此,而且还由于文化区实际上成为国统区抗日救亡的舆论中心。 “沙磁文化区”的文化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文化、艺...
  • 科学技术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沙磁文化区”,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新型文化区”,沙坪坝区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从抗日战争时期至今,在长达70多年的历史中,沙坪坝区的科技经历了两...
  • 教育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本文介绍了沙坪坝区的教育状况,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教育(包含清代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与技工学校、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
  • 经济管理体制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为了对全区各企业和经营单位实施经济管理,沙坪坝区有20多个委、办、局,分别代表区政府履行具体的经济管理职能。其中既有履行宏观控制、调节和监督的部门,也有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和面向广大农户的指导和服务部门。...
  • 乡镇企业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沙坪坝区乡镇企业萌芽于高级合作社时期,形成于人民公社时期,迅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城乡大联合,城乡共繁荣,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方...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