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人口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本文介绍了沙坪坝的人口状况,包括人口变化,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分为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构成,职业构成与民族工程)与流动人口(指出“三多”:流入人口多、强劳力多、在业人口多,文化层次高,...
  •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作者:沙坪坝区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调查时间:1988.01.01~1995.12.31
    沙坪坝地处嘉陵江畔。据考证,古时沙坪坝坝子一带,系嘉陵江侵蚀阶地沉积的沙坝;清康熙年间,曾在此设立沙坪场,因此而得名沙坪坝。沙坪坝从周朝的巴国属地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沙坪坝的区域划分是从民国时...
  • 《互助、合作与经济变革》结语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为书《互助、合作与经济变革》的结语。山西省兴县连续经历了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6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
  •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从 “自下而上” 视角考察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家庭经营方式变迁、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农村妇女分工变化等内容。
  •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分析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互助组阶段实行 “死分死记”“死分活评” 等评工记分方式,解决等价交换问题;初级社推行土地与劳力分红结合,逐步向劳力倾斜;高级社取消土地报酬,完全按劳分配...
  •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梳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发展脉络。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初级社推行临时包工至常年包工,高级社实行 “三定” 包工制与劳动定额管理,明确劳动数量、质量与报酬标准。责任制演进提高了劳动...
  •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1949~1956)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探讨1949~1956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路径。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遵循 “自愿互利” 原则,从临时性互助组逐步发展到常年互助组、初级社乃至高级社,通过思想教育、民主管理、典型示范等推动组织化。过...
  •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1940~1949)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梳理1940~1949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起步与发展。作为晋绥边区核心区,兴县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基于解决劳力畜力短缺、支援前线需求,发展变工组、互助组等形式,出现白家沟土地运输合作社等典型。政策...
  • 《互助、合作与经济变革》绪论

    作者:王莉莉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为书《互助、合作与经济变革》的绪论,介绍了该书的研究缘起、学术史综述、 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内容。该书以山西省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为研究对象,考察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历程,并试图从农村农业生产...
  • 资源管理科层化:森林管理制度演变的生态影响

    作者:耿言虎 调查地点:云南省南芒县 调查时间:2010.3~2010.4;2012.7~2012.8;2013.12~2014.1;2016.7~2016.8

    传统时期,南芒县自然资源的管理,特别是森林资源主要由村寨管理。虽然土司是地方统治者,但是除了税赋和一定的徭役外,对村寨生活干预较少。自然资源的管理主要依赖地方社区的村规民约和信仰体系。国家政权建...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