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田野调查的技艺

    作者:孙一鸣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引路人”对田野调查具有关键的作用,顺利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引路人的影响,而关于田野中引路人的角色,似乎天然地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他能让调研更方便地获得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他的存在也可能会影响...
  • 田野调查的艰辛与冷暖

    作者:吴奔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社会调查的困难之一在于:社会调查本身也是社会过程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的制约,又对社会本身产生影响,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社会调查中,调查者非常需要当地人的帮助和指引,以迈出进入社区...
  • 初遇乡土:记一次与田野的对话

    作者:丁悦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层矛盾纠纷及其治理,乡镇干部特别强调事前排查与事后调解双管齐下。在事前排查的逻辑下,乡镇依托综治中心和政法干线工作人员,设置了定期排查机制,分村分片,每月整理台账,每月定...
  • 开放地走入田野

    作者:鲍卫平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定州乡村的复杂性在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这给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考验。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法律知识的增多、权利意识的增强,矛盾纠纷的案例不断增多,经济方面的纠纷显著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
  • 定州田野调查的认识与收获

    作者:刘伟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总结了在调查中的三个经验。首先,对于理论和材料“谁前谁后”问题的认识,虽说二者是不停往返互动的关系,但从具体操作技术上说,还是应尽早进入田野,并先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资料,进而再通过不断评估研究可...
  • 记我扎根田野的日子

    作者:刘凌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田野调查的过程通常会隐匿在研究者的论文或著作中,事实上,相比于研究成果来说,研究本身的实践过程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既有研究方法呈现的考虑,也有为后来者提供参考的意义。本文本着分享和交流的原则,基于...
  • “下乡”还是“上地”:田野调研的执着与放下

    作者:杨峥威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下乡”是城里人常说的一个词,而“上地”则是北方一些农村地区的方言表达。在本文中,“下乡”说的是市里、县里的市民、居民们到农村去,言谈中多少带着些自豪和优越感;而“上地”则是农村人要到田里去劳动、去...
  • 实践者比研究者更有智慧

    作者:贾雯雯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认为,在农村的调查和发展过程中,村支书等实践者比研究者更有智慧,应该向他们学习。真正要改变农村的发展困境,研究者所能做的太少,很多时候只能尽可能客观真实地描述他们的生活,并以最大的努力来探讨让其...
  • 村史的书写与感怀

    作者:郝孟哲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翟城村志》详细记述翟城村自20世纪初到现在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撰写《翟城村志》需要搜集的资料十分庞杂:地理环境、人口、经济、教育、医疗、民政、文化……自这个村庄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所有信息,都需要进行细致...
  • “特殊”的普通人

    作者:谭芷晔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本文从同龄人、老人和研究者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进行田野调查中不同主体呈现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研究中要对研究对象的经历有所了解后,来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们的沟通方式。在围绕着研究问题敞开自己时,也要...
  •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