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社会保障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从优待抚恤、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个方面来描述延安社会保障的具体情况。优待抚恤包括不同年代的优待军属、优待老红军、烈士家属和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革命烈士褒扬。社会救济包括社会救济和灾害救济...
  • 婚姻与家庭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首先通过调查数据描述了延安的婚姻状况,分未婚人口、有配偶人口、丧偶人口、离婚人口四类。婚姻习俗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接受新的婚姻观念,摒弃传统的婚俗习惯。接着,文章介绍了...
  • 居民生活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首先对延安的居民生活概况进行了总结和梳理:1937年以前的延安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后,延安人民的生活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把在生...
  • 社会结构与劳动就业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介绍了延安的社会结构和劳动就业情况。延安的社会结构主要有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干部和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文章运用数据对各个阶层进行了分析和统计。接着,文章描述了延安劳动管理机构、...
  •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教育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延安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创建兴办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科技方面: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大批科技人员离开延安,当地科技发展曾面临问题;新中国成...
  • 经济管理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介绍了延安的经济管理情况。首先,文章描述了经济管理机构和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延安市的经济管理机构与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到1992年共有经济管理机构40个。接着文章...
  • 农村经济结构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90.01~1993.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延安市农村经济中农业是绝对主体,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甚微。到70年代初,这种状况仍没有明显改观。70年代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全会以后,延安市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水平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延安市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安市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重视农业,增加农业投入,使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制约延安市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
  • 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延安农村经济在古代为农业与畜牧业交替发展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92年的40余年里,延安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五个不同的阶段。接着,本文描述了延安的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演变:国民党在延...
  • 商业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首先,本文介绍了延安商业的历史:古代延安,长期是州、府、县衙的所有地,其商贸活动历史悠久。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延安的商业贸易在特殊环境条件下,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其次,文章剖析了延安的商业结构:延安...
  •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