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0.01~1993.09.30
    本文介绍了延安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的机构和制度。财政部分:1992年年底,延安市财政局的机构建设有4股1局1科16所1站;国民收入增长率较高,但财政却一直未能摆脱困境,原因包括财政被各级行政切块分割,财政负...
  • 交通、运输、邮电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延安在未出现公路以前,其交通主要是古代驿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县、乡道路遍布,基本上达到乡乡通汽车,村村有道路。陕北多山,沟壑纵横,又属内陆地区,铁路到1992年8月才试通车,民...
  • 工业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以石油为代表的延安工业,其历史源远流长。193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进驻延安后,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了工艺实习工厂。抗日战争期间,延安的工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私营到公营全面发展起来。解放战...
  • 建材与建筑业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延安市地处丘陵山区,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在以往历史上建材工业几乎为零。延安市建材工业发展起步较晚,而且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1990年年末,延安市共有建材企业7个,其中市属4个,地区属3个。文章介绍了建筑业...
  • 生态环境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0.01~1993.09.30
    延安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蝗、疫、震,其中以洪水、干旱为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正向良性循环发展。延安的环境污染,早在80年代中期即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
  • 土地与房产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首先,本文总体介绍了延安地区土地总貌和土壤情况,进而延伸到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自古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延安的土地开发利用均属无约束的自由开发状况,土地收为国有或集体所有后才开始有计划的开...
  • 村镇建设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介绍了延安市村镇建设的情况。延安市农村共有7镇、17乡、556个行政村、873个自然村,共建立了556个村民委员会、513个村民小组、13个居民委员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富民政策,延安农村发生了巨...
  • 城市建设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介绍了延安的城市建设。首先,文章分三个时期介绍了城建历史:古代、陕甘宁边区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规划方面,延安曾在1950、1958、1964、1972、1979、1988年多次规划城市建设,从1989年以后,已...
  • 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本文讲述了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作出的伟大贡献,从延安人民的革命斗争、支前工作、拥军优属活动三个方面具体记录了延安人民的革命行动和意义。包括中共党组织建立及早期革命斗争、开展土地革命;组...
  • 延安精神的发祥地

    作者:延安市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调查时间:1900.09.01~1993.09.30
    延安精神的提出:延安县是一个地大人少的地区,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延安县委和县政府在率领全县人民解决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作出了优异成绩:安置移难民,动员二流子参加生产,组织劳动互助,帮助农民解决困...
  •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