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调查时间
全部2023年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2003年2002年2001年2000年1999年1998年1997年1996年1995年1994年1993年1992年1991年1990年1989年1988年1987年1986年1985年1982年1980年1978年1975年1973年1970年1965年1964年1960年1958年1956年1955年1954年1953年1952年1951年1950年1949年1948年1947年1946年1945年1944年1943年1942年1941年1940年1939年1938年1936年1930年1921年1920年1914年1911年1910年1900年1871年1870年1868年1852年1849年1840年1830年1820年1815年1811年1799年1761年1760年1751年1741年1740年1688年
检索词
-
村级自治组织的建设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静宁县村一级组织的发展变化经历了4个阶段。静宁县的村民委员会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有兼代情况。本文介绍了村委会的自治形式和指令任务、村级干部素质分析、村干部对资金和技术的渴求。 -
县级领导体制的建设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静宁县的县级领导有“四大班子”:中共县委、县人大常委、县人民政府、县政治协商委员会。这是一种面对全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务,在中共静宁县委领导下,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的领导体制。静宁县经济、社会发... -
民主政治建设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1949年以来,静宁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从事经济建设、驱除贫困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静宁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后的静宁县人民代表大会、政协静宁县委员会等,为静宁县的民... -
县人民政府运行机制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静宁县境内有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静宁的政府系统是由其特定的行政机关、工作机构、行政职位和行为规范等要素构成的。静宁县政府之所以能够统管全县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有关方面的行政工作,正是这些要素... -
中共静宁县委的领导作用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近40年来,中共静宁县委员会带领全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坚定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县工农业生产稳步上升,群众生活有了较大的... -
社会秩序与社会治安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本文首先介绍了商品经济和公民的法律意识,商品经济呼唤法律保障,80年代中期以来,静宁县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次,文章介绍了民间纠纷与调解,包括民间纠纷的表现形式、调解组织及面临的新问题。再... -
扶贫与社会保障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扶持农村贫困户,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社会救灾、救济工作的重要项目,也是贫困地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灾害、贫困与救济的循环链,这个循环链的特点是:灾害频繁;农村贫... -
教育体制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静宁县在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教育立县”的思想,克服了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开创了教育事业的新局面。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之一。本文介绍了静宁县的驱贫型教... -
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本文首先介绍了静宁县物质生活的变化,1978以来,静宁县随着工业、农业、商业财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次,文章介绍了静宁县文化、科学、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
社会分层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分化和阶层的出现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静宁县,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形成了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国营、集体、个体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