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基础资料  >  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
  • 人口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静宁县人口的急剧膨胀与生产的发展极不适应,这是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首先介绍了静宁县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其次,文章介绍了静宁县人口构成,包括民族和文化构成、年龄性别构成。再次,文章介...
  • 财政、金融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静宁县财政、金融的突出特点是,资金流量小,城乡分布不均,对信贷资金依赖性强;财政入不敷出,赤字不断扩大。本文首先论述了财政赤字的和形成赤字的原因,接着介绍了静宁县财政收支结构。其次,文章介绍了静宁县...
  • 交通、邮电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经过40年的发展,静宁县的交通粗具规模。但其现状同县级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交通建设的历史,接着介绍了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县级经济的发展。其次...
  • 商业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静宁县市场变化的特征以及商业的规模与功能看,其商品经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市场处于低度发育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静宁县商品经济发展极为落后,从1949~1978年,商品生产发展仍...
  • 工业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本文首先概述了静宁县工业发展历程,接着评价了工业的现状。其次,文章介绍了静宁县骨干工业企业,静宁县现有企业是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农业资源加工型企业。静宁县的工业经过40年的发展,已粗具规模。在工业发展过程...
  •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静宁县的农村变革和非农化过程是既互相区别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静宁县的农村改革主要搞了大包干到户,其他方面的改革步子不大,产业结构变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包干到户与农村...
  • 粮食供求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本文首先介绍了粮食发展的几个阶段,接着评价了粮食生产情况。其次,文章介绍了粮食区域供求平衡与制约,静宁县粮食区域供求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供应量不足、购销不平衡。
  • 农业基本建设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1949年以后,静宁县的农业基本建设为农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奠定了初步基础。农业基本建设包括: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改造,主要指农业自然环境建设和农田生态建设;②农业物质系统的建设,主要是指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
  • 历史与概貌

    作者:静宁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甘肃省静宁县 调查时间:1988.09.01~1991.07.29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地区西部,是甘肃省东部18个干旱县之一。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历史原因,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受着贫穷的困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城乡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县工...
  • 兴山县百户农家问卷调查

    作者:兴山县情调查组 调查地点:湖北省兴山县 调查时间:1988.07.01~1990.06.30
    1989年7月,我们在兴山全县1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1个村,每村选10户农家),采取随机抽样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就当前农民普遍关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户问卷调查。在调查的130份问卷中,按其答案的完整程度,...
  •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第 /451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