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0274-1
丛书名 :广州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社会学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为了跟踪广州社会发展的轨迹,从2008年开始,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决定将《中国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08)》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系列”,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出版一本。
“关注民生,共建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生活中的主题。社会管理和建设涉及各方面,对于社会形势的判断不仅仅是各级政府、学界、商业机构关注的要点,而且也是普通大众普遍关心的。面对巨量的信息和复杂变化的社会形势,社会各界迫切希望有专家提出指导性的观点,供大家作日常生活的参考。《中国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08)》立足广州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重点、热点问题为对象,系统地总结2007年广州社会发展的特点,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科学分析与预测2008年广州社会的发展形势,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报告认为,2007年,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按照“科学发展、环境优先,关切民生、解决民优”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具体表现在:①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全面实施66条惠民政策措施,为广州市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广州指明了努力的方向;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③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④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⑤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⑥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市民居住质量进一步提高;⑦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⑧社会管理继续加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报告指出,2008年,广州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牢固确立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首善之区”要求相适应的广州城市现代化发展新目标、新定位。具体实施以下对策措施:①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优化广州生存环境;②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水平;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确保城乡教育公平;④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凸显广州文化特色;⑤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营造全民健身氛围;⑥热诚关心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⑦切实强化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汤应武
湖南益阳人,现任广州日报社社长。北京大学中国革命与建设研究中心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法学硕士,中央党校教授。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2月参加工作,在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任助教、讲师(其间:1989年2~7月作为中央讲师团成员在山西雁北教育学院支教);1991年8月至1992年7月在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石桥镇参加基层锻炼;1992年12月至1993年8月在广东惠州市参与国情市情调研工作;1995年10月至1997年7月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社会主义时期教研室副主任、改革开放新时期教研室副主任(其间:1996年1~7月在香港进行社会考察和研究;1996年11月被中央党校授予副教授职称);1997年7月至2000年1月在中央党校办公厅工作,担任副校长龚育之同志秘书(正处级);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任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秘书,同时继续担任龚育之同志秘书(其间:2001年12月被评为研究员);2002年7月至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任秘书(副厅级)[其间:2003年7月至2005年2月挂任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广州行政学院副院长、校委委员(市正局级),分管校(院)教学工作];2005年2~10月任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广州行政学院副院长、校委委员(市正局级),同时借调广州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任副主任;2005年10月起任市委宣传部部长。
蒋年云
男,汉族,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经济学研究员,哲学副研究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成员。1982年5月在安徽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2年6月~1995年3月先后任芜湖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7年)、研究员(1993年)、所长。1995年4月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曾任股份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股市导报》总编辑,2000年12月起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05年11月起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成员。近年获奖项目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政府1996~1997年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招标课题三等奖、广州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周成华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