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5670-6
丛书名 :京津冀蓝皮书
学科 :区域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注的重大议题。本报告以探索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运行模式为主题,深入分析和广泛调研,汇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部分组成,共9篇研究报告。
总报告重点分析2013年河北省经济发展特征,预测了2014年河北省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态势,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认为城镇化对推进河北省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而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有限;河北省及各设区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同一城市内部不同维度的发展也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分报告分别从制度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教育培训、乡村文化和综合承载力方面论述河北省城镇化的进展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报告预测了2014~2020年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和资金缺口情况,揭示了河北省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流转的农民利益保障风险和土地利用风险,对妥善处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利益,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在产业发展方面,报告指出河北省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度的社会进步和高效率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加快城镇化进程;在社会管理方面,河北省存在诸多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新型城镇化需要,亟须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主体参与、投入结构改善等方面推动各项改革;在教育培训方面,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及其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是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而衍生的两个重要社会问题,未来几年河北省城镇中小学的承载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在乡村文化转型方面,近年河北省城镇化一直在逐步推进,其中起稳定作用的是村民自身对城镇化的认同;在综合承载力方面,河北省相关指标显示渐趋脆弱,除土地和交通设施承载力略具优势外,水资源、环境、市政设施、社会承载力明显不足,应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制定和落实土地、水、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专题报告探讨城镇化如何统筹京津冀区域发展,消除区域二元结构发展格局;同时选取了河北省发展思路迥异的五个地区,分析其城镇化发展定位,及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马树强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曾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京津冀地区经济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以及委办局科研课题,主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北省一等奖、三等奖;主持调研课题获河北省决策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托起彩虹的年轻人》一书,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笔题写书名,被评为河北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监察》《学术研究》《理论前沿》等报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金浩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在河北省统计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等多个学术团体任职。主要研究领域为数量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学等;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出版《农业过剩劳动二元经济发展》等著作,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The Studi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曾荣获天津市、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在教书育人方面,近十年来,指导培养20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40余名博士研究生,荣获河北省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