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097-6705-4
学科 :民族关系;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出版时间 :2015年03月
甘肃省陇南地区宕昌县居住着一支藏族,其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语言和服饰都与其他地方的藏族有很大差别。学界以及宕昌当地的知识分子对于宕昌藏族的族群归属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们是古宕昌羌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他们就是藏族。宕昌藏族则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自称“běi”,绝大部分也强烈认同自己是藏族。本书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以及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力求较为深入和全面地阐释,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宕昌藏族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实践过程。试图说明在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族群认同是一个不断重新构建的主观动态过程。
在本书中我们还附上与书同步的民族志影片,将民族志文本与影像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民族志的书写除了文字以外,还有影像的表达方式,这是我们的一个尝试。
艾菊红
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南民族研究、宗教人类学和影视人类学。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奎章阁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水之意蕴:傣族水文化研究》,译著(与人合作)《圣经的历史》,编著(与人合作)《人类学基督教研究导读》等,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等数十篇,并拍摄多部人类学影视片。
廖旸
美术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美术史。已出版专著《克孜尔石窟壁画年代学研究》,合著《古代壁画墓》《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江南藏传佛教艺术——杭州飞来峰石刻造像研究》等,发表论文、译文、译著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