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7-80230-079-7
丛书名 :民族发展蓝皮书
学科 :民族学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21世纪的第五个年头即将结束,五年来国际风云变幻,国际恐怖主义、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疾疫流行等一系列关涉全球的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同样面对这些具有全球性特点的问题,但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并且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此,各种类型的报刊、著述、研究报告、统计资料都做出了及时、系统的反映。特别是以“皮书”形式刊布的年度性、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已经从最初的经济领域发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乃至国际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民族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冲突、甚至国家裂变等现象多为媒体所曝光,已为世人所关注。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民族工作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大事务。但是对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国情特点如何认识、怎样估价、如何解决,还缺乏系统的报告可供参考。2005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势和民族工作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发。其中的一些主要方针和政策也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得到体现。因此,我们按照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和实践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任务,编写了这一民族发展报告,通过“皮书”的形式介绍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工作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态势。
民族问题是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和国际性特点的社会问题,对多民族国家而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条件。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我们以一定阶段的相关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也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特点。本报告主要以我国“十五”期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本资料,在总体阐释我国民族工作主题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从全国、地区、族别等不同专题展开了相关学科性的研究和评述,其中也包括对“台独”势力、达赖集团、“东突”组织等民族分裂问题的专题性研究,以期较全面地展示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了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尤其对于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任务,面临着更加特殊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为关注民族问题的读者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国情特点和民族地区发展对于全局的重大意义提供工作、研究的参考。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本报告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帮助,付梓之际,谨致谢意!
王希恩
郝时远
男,蒙古族,内蒙古武川人,1952年08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主任,研究员,博导。1970年04月参加工作,1973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部委员,研究员。1970年04月至1973年10月, 呼和浩特市郊区插队;1973年10月至1976年12月, 北京钢铁学院学生;1976年12月至1978年10月,呼和浩特市第二机床厂技术员;1978年10月至1982年05月,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1982年05月至1985年0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人员;1985年05月至1988年0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副所长;1988年04月至1991年0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主任;1991年02月至1996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正局级)(其间:1993年08评为研究员);1996年11月至1998年0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代所长;1998年09月至2009年1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后改为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其间,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9年12月至2012年0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2012年08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