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图书
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SOCIETY OF CHINA ANALYSIS AND FORECAST(2012)

ISBN :978-7-5097-2930-4

丛书名 :社会蓝皮书

学科 :应用社会学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12年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报告指出,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运行中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中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物价得到初步控制,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突破性进展。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城市化继工业化之后,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本报告强调,物价上涨过快影响民生,控制物价任务艰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平衡城镇居民生活与农民收入的新机制;就业形势复杂性增加,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出现了初级劳动力市场“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三难并存”的复杂局面,要坚定推进就业优先的政策;劳动争议事件增加,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生效后,出现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大幅度上升情况,要落实新法律的配套措施;收入分配仍然受到普遍关注,虽然区域和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但收入差距总体扩大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要继续把调整收入分配、出台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当做重点。与此同时,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扭转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状况,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2012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确定新的路线图和大政方针,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陈光金

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研究成果:《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专著)、《新经济学领域的拓疆者——贝克尔评传》(专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合著)、《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合著)、《内发的村庄》(合著)、《中国小康社会》(合著)、《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合著)、《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合著)、《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合著)等。


许欣欣

女,北京市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2007年,先后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做访问学者,早期关注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当代中国结构变迁与社会流动》(专著)、《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论文)、《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论文)、《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论文)、《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案例研究》(研究报告)、《韩国农协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陆学艺

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主攻中国哲学,1965年毕业。曾任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及以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研究。1983~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派到山东陵县挂职,兼任县委副书记。 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任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6年当选为会长:1993年、1998年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村问题专家。曾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曾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多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汝信

1931年生,江苏吴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共中央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84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国启明大学名誉博士。 学术专长为哲学、美学。专著:《西方美学史论丛》《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美的找寻》《论西方美学与艺术》《汝信自选集》。合著:《黑格尔范畴论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译著:福米娜《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列夫可夫斯基《1947年前印度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四卷前半部、普列汉诺夫《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


李炜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福利建设研究的民意视角》(专著)、《提升社会质量的社会政策建设》(著作/合著)、《农民工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论文/合著)、《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论文)、《社会公平感:结构与变动趋势(2006—2017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