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图书列表 >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4)
图书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4)
HUNAN RURAL REVITALIZATION REPORT(2024)

ISBN :978-7-5228-4320-9

丛书名 :乡村振兴蓝皮书

学科 :农村经济学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湖南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加快,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农村改革示范取得新突破,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全面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态势是: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农产品结构由以单一谷物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城乡人口结构变动标志着现代化的新高度,乡村治理呈现主体多元化和诉求多元化。但是,推进湖南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还需应对五大挑战:乡村产业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的挑战,人才资源配置面临结构性矛盾的挑战,绿色发展面临保护与发展冲突的挑战,乡村公共服务面临供需不匹配的挑战,农民增收面临城乡就业双重挤压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抓住六大重点:应对风险挑战,守牢防止返贫与粮食安全两条底线;突出农民增收,明确乡村振兴的工作主线;聚焦城乡融合,以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战场;强化区域特色,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农民主体,确保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彰显湖湘风情,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与方向。并进一步提出推进湖南乡村全面振兴的六条现实途径。即“强产业”:推动湘菜引领“土特产”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业态融合;“强弱项”:以食品加工业为农业强省建设的支柱产业;“强服务”:抓住小农大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强动力”: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深化改革主攻方向;“强县城”:打造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载体;“强支撑”:留住“乡愁”,彰显乡村文化赋能效应;“强基础”:推进乡村治理方式“自下而上”变革。

本报告在研究湖南乡村整体振兴的基础上,分别对永州市和怀化市市域层面的乡村振兴进行了案例研究;并对永州市的零陵区、祁阳市,怀化市的沅陵县、麻阳县、中方县、靖州县等县(市、区)的乡村振兴进行了个案考察。同时,对湖南乡村振兴中的现代农业产业、乡风文明建设以及常宁市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全书从整体与个案、全面与截面对湖南全面乡村振兴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陈文胜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的“乡村政治伦理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中国乡村振兴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专著7部、合著7部、编著60余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1人次、省部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研究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代表作《论大国农业转型》《论中国乡村变迁》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论大国农业转型》被翻译为英文和阿拉伯文、《大国小村》入选中央组织部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优秀读物,并相继出版英文版、法文版、哈萨克文版。


向玉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系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工程专家,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湖南省121人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伦理学会和中国教育伦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副主编;曾经留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乔治城大学等世界名校将近三年时间;主要研究伦理学基础理论、政治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在道德记忆、分配正义、共享伦理、汉语道德语言、美国伦理思想史等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优势和特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级项目12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研究”以及湖南省“十四五”时期社科重大学术和文化研究专项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专项项目各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光明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40余篇;著有《道德记忆》《共享伦理研究》《中国道德话语》《美国伦理思想史》等专著、合著、译著20余部;领衔一门国家级哲学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和一门省级哲学专业一流本科课程;著有16项智库成果,其中1项智库成果获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多次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