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排斥后的竞技场:空间实践中的“主体性”书写
社会排斥后的竞技场:空间实践中的“主体性”书写
报告字数:43376字
报告页数:60页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流动农民工主体又是如何从社会底层获得动力以及生活策略?流动农民工是如何完成在城市空间实践中的自我书写?在这种空间中存在一种怎样的行动逻辑?他们顺从、屈服、抵抗颠覆、被迫无奈、悬着冷漠又是如何的?他们的转换、裂变、生成的路径到底如何?
文章目录
- 一 空间的书写:底层群体的行动逻辑和弱者生存策略
- 1.传统“效力场”和“规则场”:手边现成性和自在类本质活动
- 2.多元弱势的生存策略:底层行为逻辑的一个现代叙事
- 3.空间实践和书写:行为逻辑背后隐藏的空间策略
- 二 入“场”:时空分离的入场规则
- 1.时空分隔的入场谋划
- 2.入场的策略与规则
- 3.入场后的空间嵌入选择
- 三 营“场”:受煎熬主角的营场策略
- 1.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关系的运作逻辑
- 2.营场:一种生活世界的生成逻辑
- 3.营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策略
- 四 退“场”:孤寂中失败者的退场主动
- 1.选择退场:场域中的逻辑运作
- 2.如何退场:孤寂中的失败者
- 3.缘何退场:芭蕾舞者的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