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空间体验:流动农民工与城市空间秩序
空间体验:流动农民工与城市空间秩序

作者:潘泽泉

潘泽泉##潘泽泉

所属图书:社会、主体性与秩序

图书作者:潘泽泉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

报告字数:53742字 报告页数:72页
摘要:本文所关注的是:在重大的社会事件、结构性排斥以及底层弱势群体的行动逻辑的背后,流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空间秩序如何?他们体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事实?即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语境?即是否存在着一种基于不平等事实的社会分类或群体符号边界?是否能在社会分类或话语框架中完成一种实现自我认同的主体性生成?是否能体验到一种基于身体的本体性安全和生活意义的生成装置?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我们”与“他们”世界
  •         1.分析框架中的概念和内在逻辑机理
  •         1.制度性安排、分类过程和范畴:群体符号边界的生成
  •         2.社会认知、社会比较和自我类别化:群体符号边界的内化
  •         3.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群体符号边界的强化
  •         4.作为“另类”命名系统的“农民工”称谓
  • 二 社会空间与认同逻辑:我是谁,我将是谁?
  •         1.自我认同:现代性语境中的自我书写
  •         2.自我认同的主体性生成:言说与寻找自我之路
  •         3.“我是谁”、“我将是谁”的困惑
  • 三 社会空间与身体话语:我感到“疼痛”和“焦虑”
  •         1.从身体的遮蔽和遗忘到身体主体的书写
  •         2.身体与空间:位置系统中的农民工身体图式
  •         3.疼痛肉体的记忆:来自农民工的身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