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近代北京胡同地方社会的演变
近代北京胡同地方社会的演变
报告字数:18469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1940年代初对北京工商行会进行调查研究的仁井田升曾经指出,中世纪的欧洲和中国城市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意识,也就是说,在于中国居民无法摆脱固有意识的桎梏而导致的自由意识的极度匮乏。对此,他形容说“城市的天空并不能使人自由飞翔”。他还将这一观点与韦伯的“中国式城市等于大官僚传统的根据地,不得自治的地方”之说联系起来,来看待联合意识下个体集团的利己主义和禁锢在那种意识里的整个中国社会。
文章目录
- 绪论
- 一 近代胡同地方社会的构造
- 二 庙会和胡同地方社会的整体性
- 三 近代化和胡同地方社会:从“非正式性统治”到“正式性统治”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