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定位
			
            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定位
                        
            报告字数:74338字
            报告页数:105页
           
            
          
                        
                    摘要:本文探讨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定位。首先分析了乡村建设运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改良性等性质,其次对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方面的乡村建设运动构想进行了内容评估,最后分析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对后世研究的意义。
                    文章目录
		                        -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性质分析
 - 1.乡建团体的复杂性
 - 2.乡建模式的多样性
 - 3.“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的比较
 - 4.乡建运动的改良性质
 -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评估(上)
 - 1.关于兴办教育
 - 2.关于改良农业
 - 3.关于流通金融
 - 三、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评估(下)
 - 4.关于提倡合作
 - 5.关于地方自治
 - 6.关于公共卫生
 - 四、乡村建设运动的成败得失
 - 1.复兴农村经济的失败
 - 2.“乡村不动”的原因分析
 - 3.“深入民间”的历史意义
 - 4.日本侵略与乡建运动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