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现途径需要改革——来自基层的声音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现途径需要改革——来自基层的声音
报告字数:5085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当前事实上的以县为单位落实耕地数量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途径,存在耕地占补的责任主体转移,新增耕地的开发、利用与管理难度大等诸多现实问题,建议回归建设用地单位的耕地补充责任主体地位,建立以占用耕地生产能力及耕地社会保护成本为依据的耕地复垦费核算与收取机制。在全国统筹下,围绕耕地开垦重点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等主题,科学使用耕地复垦费,并因地制宜地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路径。
文章目录
- 一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现途径与现实并不适应
- (一)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实现耕地占补的数量平衡是个伪命题
- (二)耕地占补的责任主体出现了转移
- (三)不切实际的种种耕地补充行为导致基层政府信誉受损
- (四)新增耕地的开发、利用与管理难度大
- 二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现途径的对策建议
- (一)科学评估建设占用耕地的生产能力,提高耕地占用成本
- (二)强化耕地开垦适宜性论证,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耕地开发
- (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重视新增耕地的管护
- (四)坚持因地制宜,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路径
- (五)明确管理部门职责,理顺耕地补充中的部门关系
- (六)构建科学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升耕地保护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