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村庄吸纳合作”:村域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村庄吸纳合作”:村域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作者:赵晓峰

所属图书: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图书作者: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报告字数:39771字 报告页数:45页
摘要:笔者试图引入社会文化的变量,构建更具综合性的“行政—结构/文化”分析框架,以先锋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8年的发展实践为例,通过机制分析阐释各种非经济因素对村域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效应,从而试图更充分地揭示当前村域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先锋村的农民与农民的组织化
  •         一 先锋村的宗族与派系
  •         二 先锋村的村庄治理
  •         三 先锋村的农民分化
  •         四 先锋村的农民组织化
  • 第二节 阶层分化、派系竞争与村域合作社发展
  •         一 阶层分化对合作社社员结构的影响
  •         二 阶层分化对合作社制度安排的影响
  •         三 合作社发展中的派系平衡与派系竞争
  •         四 不断被抛出的派系:谁来承担合作社项目运作失败的责任
  •         五 走向对立面的派系:瓦解合作社的关键力量
  • 第三节 骨干社员与普通社员的关系及其生成机制
  •         一 支配性控制:合作社发展中骨干社员的经营管理策略
  •         二 依附性获益:合作社发展中普通社员的策略选择
  • 第四节 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关系生成及演变机制
  •         一 村庄里的利益分化与农民精英的组织参与
  •         二 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与村庄利益结构的分化
  •         三 稀缺资源的争夺与不同利益主体矛盾的激化
  •         四 关系整合谜团的清晰与派系竞争格局的形成
  •         五 人格化的项目运作机制与精英较量的迷雾
  •         六 村域合作社的发展困境与双方关系整合失败的实践启示
  • 第五节 嵌入社会文化中的农民精英行动逻辑
  •         一 结构中的行动者:治理精英的行动逻辑
  •         二 村庄里的“政治人”:非治理精英的行动逻辑
  •         三 合作抑或冲突:治理精英与非治理精英的互动逻辑
  • 第六节 “村庄吸纳合作”:村域合作社的“命”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