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回归社会”: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方向选择
“回归社会”: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道路的方向选择

作者:赵晓峰

所属图书: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

图书作者: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报告字数:31236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牢牢占据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社会结构还相对落后。而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比较,社会结构的转型必将更加长期深刻也更加艰难。同时,还应该看到的是,如果社会建设的步伐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旦突破某一个限度,就有可能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时代特征与本土特质
  •         一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时代特征:与人民公社制度的比较分析
  •         二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本土特质:与日韩台综合农协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属性与制度变迁
  •         一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会员制”困境
  •         二 “回归社会”:新型农民合作社何以突围
  •         三 基于农民规则意识与合作权能的组织制度创新路径
  • 第三节 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启示与理想图景
  •         一 信任建构、制度变迁与农民合作社跨地域发展
  •         二 社员异质性、利益关联性与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