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
报告字数:10136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90年代以来,兴宁人民实事求是地认清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大胆解放思想,挣脱了小农思想和山地意识的束缚,扬长避短,走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大工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经济新路子,短短几年,实现了经济的超常发展。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23.23亿元,按可比价比1990年增加2.21倍,比1992年增长47.97%。其中,工业总产值18.4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9.59%;财政收入1.08亿元,比1992年增长109.5%,成为粤东山区第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1993年,兴宁的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等三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广东省重新名列前茅。1994年,这一山区贫困县以撤县建市为契机,开始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历史形成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一、地缘优势,是粤赣闽边与沿海地区经济交往的门户
- 二、交通优势,粤赣闽边的传统交通枢纽
- 三、人文优势,重商、重工、崇尚出外求发展
- 四、资源优势,发展采矿、矿冶业潜力大
- 第三节 颇具特色的转型期中的山区经济
- 一、传统农业正向着现代化商品农业转变
- 二、小型工业向现代化大工业转变
- 三、小商品交换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
- 四、不能自给的财政向着多渠道的金融体系转变
- 五、山区古城向设施配套的中等城市转变
- 六、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市化结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