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

作者:兴宁市情调查组

兴宁市情调查组##兴宁市情调查组

所属图书: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

图书作者:兴宁市情调查组

出版时间:1994年11月

报告字数:18753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不但公有经济、乡镇集体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个体经济也迅速恢复,联户企业和私营企业也逐步产生,还出现了中外合资企业、联营企业等新的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逐渐形成。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促进兴宁社会结构趋向多元化。其次,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工业化的长足发展密切相关。1978年兴宁社会工业总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和城市化的社会结构开始形成。1978年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978~1993年,兴宁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结构,由82.5∶9.79∶7.71变为45.63∶33.32∶21.05。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在于第一产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了36.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分别上升了23.5个百分点和13.34个百分点。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1950~1993年社会结构变迁略述
  •         一、1950~1952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瓦解
  •         二、1953~1956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建立
  •         三、1956~1978年社会结构相对稳定时期的非正常变动
  •         四、1978~1993年社会结构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农民
  •         一、乡镇企业人员
  •         二、农村个体工商户
  •         三、农民专业技术人员
  • 第三节 工人
  • 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人员
  • 第五节 专业技术人员
  •         一、数量、结构及其变化
  • 第六节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         一、数量、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         二、主要特点
  • 第七节 城镇个体工商业者
  •         一、发展速度
  •         二、文化程度
  •         三、拥有资金量
  •         四、经济收入水平
  • 第八节 私营企业主
  • 第九节 企业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