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化
文化
报告字数:13068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1977~1993年。迎来了文化事业的春天。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兴宁的文化事业进入了稳定、繁荣的时期。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从事文化工作的职工从1976年的158人增至1993年的371人,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各镇文化站配备了专职国家干部。舞厅、卡拉OK厅、台球电子游戏机室、音乐茶座、书报摊、阅览室、展览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大量涌现;影视、音像业有了新的发展;图书报刊发行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群众文艺作品不断增多,公共图书馆藏图书逐年有所增加。集体、私人经营的文化娱乐场所遍布城乡,历史上著名的山区文化之乡重新呈现出文化繁荣的景象。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93)
- 第二节 报刊发行书店
- 一、报刊发行
- 二、书店
- 第三节 广播影视
- 一、广播电视
- 二、电影放映与发行
- 第四节 文化艺术
- 一、文化管理机构
- 二、文化事业经费
- 三、民间文艺
- 四、文艺创作
- 五、演出团(队)和戏剧
- 第五节 文化娱乐
- 一、群众文化辅导机构和文化娱乐设施
- 二、其他娱乐活动
- 第六节 文物古迹
- 一、博物馆
- 二、古文化遗址
- 三、文物
- 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