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

作者:汕尾卷课题调查组

汕尾卷课题调查组##汕尾卷课题调查组

所属图书: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

图书作者:汕尾卷课题调查组

出版时间:1994年10月

报告字数:12261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汕尾建市以来,交通事业在飞跃地发展。首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大力开发老、山、边、穷区域地方公路的同时,以提高公路通过能力为中心,重点对现有公路进行改造,千方百计提高公路等级及路面抗损能力。1988~1993年全市交通投资达10亿元,公路建设投资近8亿元。在港口建设方面,汕尾港建设2个5000吨级泊位,陆丰乌坎港建设2个500吨级泊位,海丰后门港兴建2个1000吨级泊位,遮浪港在筹建2个5万吨级泊码头,汕尾老港区,以及甲子、碣石等港口也在逐步改造。站场建设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建市后,陆丰县综合运输大楼、陆河县综合客运站、海丰县开放型客运车场、市区公共客运站相继投入使用,发挥了效益;市汽车站、市交通拯救队、汽车修配厂与检测线、海丰汽车站改建,各县区公共型停车场在继续建设和不断完善中。其次,运力和运量在迅猛地发展。汕尾建市后,在优先发展国营、集体运输车辆的基础上,放宽对社会车辆的控制,使全市的客运车辆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从建市前夕的580辆发展到1992年的1272辆,比建市前增加120%;货运车辆从建市前夕的690辆发展到1992年的1563辆,比建市前增加27%;运量随着运力的增长而增长,年递增在20%以上;直通香港的“东湖”轮1989年客运量仅2万人次,1991年客运量超过5万人次,增加1.5倍以上;港口吞吐量,建市前为30多万吨,至1992年已达到52.5万吨,比建市前增长70%。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         一、恢复和初创阶段(1949~1965)
  •         二、曲折发展与蓬勃发展阶段(1966~1987)
  •         三、全面发展阶段(1988~1993)
  • 第二节 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         一、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二、各类交通资源和设施的利用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