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

作者:巴县县情调查组

巴县县情调查组##巴县县情调查组

所属图书: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

图书作者:巴县县情调查组

出版时间:1992年08月

报告字数:7754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巴县的教育有籍可考始于明代,但无详细记载。清代兴起书院,清道光6年(1828),知县刘衡奉命劝谕各乡、镇设义学,当时巴县设义学15处以上。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定为陪都,国民政府教育部迁巴县青木关。一批高、中等学校也相继迁到县境内,其中中央政治大学就设在巴县辖区内的南温泉,外地迁进巴县的县办与私立学校,尤其是小学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1948年时,巴县县立乡(镇)小学达772所,每乡镇有中心小学1~3 所,每一保有国民保校1所。私立中学自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先后创办了约50多所,其中清华、南开、明诚、辅仁、育才等校颇有名气。国民政府还把巴县作为实施新县制的示范县。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教育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简况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一、幼儿教育
  •         二、小学教育
  •         三、特殊教育
  •         四、中等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一、农民教育
  •         二、职工教育情况
  • 第五节 教育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