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题二 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新探索——供销社改革“巴县模式”的调查
专题二 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新探索——供销社改革“巴县模式”的调查
报告字数:6969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1982年以来,国家对供销社的体制进行了逐步改革,不少地方作出了成效。巴县供销社在这一改革中是先行一步的单位,创造了较好的经验,被誉为“巴县模式”。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的一种形式,而合作经济自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立叶提出合作制思想之后,逐渐形成了群众运动。100多年来,无论社会形态怎样,即无论在资本主义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国家,都采取了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等,把合作经济这一形式(日本称之为“农协”)作为农村商品流通的基本组织。
文章目录
- 一、“巴县模式”的形成及其意义
- 1.改革领导体制
- 2.改革所有制结构
- 3.开展系列化服务,完善商品生产服务体系
- 二、“巴县模式”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 1.强化了供销社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2.促进了供销社经营机制的转换
- 3.促进供销社系统整体利益的形成,出现了“直达效益”
- 三、“巴县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