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不同类型乡(镇)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与经营
不同类型乡(镇)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与经营
报告字数:30986字
报告页数:47页
摘要:射阳县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又是重要的产棉区,近海各乡(镇)有从事渔业的传统和优势。1950年以来的大型水利建设,增强了射阳排除过境客水的拽洪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射阳县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经过10多年的改革,到90年代初,全县出现了粮食、棉花生产的大乡、渔业乡、药材村、棉花大蒜生产基地、蚕桑大乡和专业村,带动了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商品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阜余乡的粮食种植业
- 一、农业生产条件现状
- 二、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演变
- 三、粮食稳产、高产措施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新洋乡的棉花种植业
- 一、70多年前开始植棉
- 二、1949~1978年的棉花生产
- 三、棉花种植业迈上新台阶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黄沙港镇的渔业
- 一、渔乡概况
- 二、渔业生产的发展
- 三、产业结构
- 四、渔业生产责任制的变化
- 五、渔镇人民生活逐年提高
- 六、渔镇发展中的问题
- 第四节 特庸乡蚕桑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 一、蚕桑业的兴起
- 二、蚕桑生产的效益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洋马乡的药材村
- 一、药材种植的兴起
- 二、药材生产的管理
- 三、村委会的服务工作
-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六节 临海镇的大蒜种植和棉蒜套作
- 一、棉蒜套作的兴起
- 二、棉蒜套作的效益
- 三、发展棉蒜套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