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商业
商业
报告字数:21741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两汉之际,永昌商业已开始形成。这里东邻姑藏,通货羌胡,曾出现“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盛况。隋唐时期,西方诸国商旅集中于甘、凉两地经商,因永昌控扼其中,沿途使商“相继而来,不间于岁”,东进西出,往来十分活跃。至明代,由于欧洲到东方新航路的发现,海运日趋发展,丝路古道逐渐衰落,永昌经济随之进入自我封闭状况。清雍正年间,清廷颁布奖励实业、鼓励经商法令,县内富户纷纷经商,晋、陕商贩也相继涉足永昌。至光绪初年,布业、油坊、杂货、药材等各类商号达20余家。抗日战争时期,永昌地处西北大后方,未遭战争直接破坏,沦陷区人民到此经商者纷至沓来,曾出现战时较繁荣的商业局面。到1949年9月前,全县有大小商店122家,从业160余人,小摊贩48户、48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县人民政府贯彻保护和发展工商业的政策,积极扶持私营商业。1954年年底,全县私营商业发展到365户、435人,摊贩遍布城镇,串走全县城乡。1956年全县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将国营商业逐渐纳入商业体系之中,取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接受改造的私营商业428户、507人,投入股金13.88万元。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一、国营商业的地位与职能
- 二、国营商业的网点分布、职工及设施
- 三、国营商业的财务经营状况
- 第二节 供销社商业
- 一、供销社的地位、网点及发展变化
- 二、供销社的经营范围
- 三、供销社的基础设施
- 四、供销社经营管理状况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一、粮油购销体制
- 二、粮油购销情况
- 三、国营粮食机构、设施及经营状况
- 第四节 物资流通
- 一、物资流通
- 二、农业机械购销
- 三、石油购销
- 四、医药销售
- 第五节 私营、个体商业与集市贸易
- 一、私营、个体商业
- 二、集市贸易
- 第六节 工商行政与物价管理
- 一、工商行政管理
- 二、物价管理
- 三、物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