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化
文化
报告字数:14542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上海开埠后,黄浦区浦西主要地区被辟为租界,国内外移民纷纷进入,华洋杂处,八方混居,商业繁荣,贸易通达;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集中并迅速周转,经济上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而飞速发展。西方近代文化的大量进入和全国各地文化流派的汇集孕育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派文化”,使黄浦区成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和聚集地。经济繁荣和居民的集中使黄浦区较早地出现大型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机构,成为上海市的文化中心。19世纪60年代,即有三雅园、满庭芳、丹桂茶园、一桂轩等戏院开设在广东路、福建路一带。60~70年代,北京路、圆明园路一带又有美华书馆、亚洲文会图书馆、兰心戏院等西方侨民创设的各种文化设施。上海早期的博物院建于今虎丘路上。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历史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文化娱乐场所
- 1.电影院
- 2.剧场
- 3.书场
- 4.游乐场
- 5.舞厅、歌厅
- 6.录像放映
- 第三节 群众文化组织和活动
- 1.组织概况
- 2.具体组织和活动
- 第四节 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
- 1.公共图书馆
- 2.美术馆
- 3.博物馆
- 4.档案馆
- 第五节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
- 1.报社
- 2.出版社和书店
- 3.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