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广州非遗保护的公益培训实践
广州非遗保护的公益培训实践
报告字数:13528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2004年,中国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不断探索非遗保护的最佳方式。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民众对“非遗”渐行渐近,非遗的保护主体也逐渐从政府主导转向民众参与。非遗公益培训班无疑成为非遗保护模式的“宠儿”。其在实现非遗回归民间的同时也满足了民众对其文化需求,然而非遗公益培训班虽说非常受民众欢迎,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不足,体现在培训班的受众不均、资源分配不均、宣传推广力度不大等方面。关于非遗公益培训班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也应从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增加经费支持和社会企业合作等方面入手。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广州非遗保护公益培训实践概况
- (一)广州非遗保护公益培训的发展脉络
- (二)广州非遗保护公益培训的类型
- (三)广州非遗保护公益培训的成效
- 三 广州非遗公益培训的运作模式
- (一)广州非遗公益培训班的组织模式
- (二)广州非遗公益培训班的模式特征
- 四 广州非遗保护公益培训的经验与发展趋势
- (一)非遗公益培训班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二)非遗公益培训班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