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广州非遗保护的“一区一品”实践
广州非遗保护的“一区一品”实践
报告字数:13157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广州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采用“一区一品”模式。该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半民间化与合法化”“品牌化”“多主体化”“都市化与现代化”“旅游化与舞台化”“资源化”等特征。广州市政府通过自上而下地主导各类资源的整合,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增强了当地人的地方认同感,但亦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适与重构。强化当地人的话语权以及完善共营机制,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广州非遗保护“一区一品”模式概述
- 三 广州非遗保护“一区一品”模式的分类
- 四 广州非遗保护“一区一品”模式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 (一)半民间化与合法化
- (二)品牌化
- (三)多主体化
- (四)都市化与国际化
- (五)旅游化与舞台化
- (六)资源化
- 五 广州非遗保护“一区一品”模式的启示和发展对策
- (一)“一区一品”模式的启示
- (二)“一区一品”模式的发展对策
- 六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