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辛亥前后的乡村社会变动
辛亥前后的乡村社会变动
报告字数:57166字
报告页数:70页
摘要:20世纪初,革命风潮日趋高涨,并最终以民主共和取代皇权专制而开创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作者认为,在此期间,乡村变迁并不完全与政治革命或上层权力更易的进程完全同步。本文考察了乡村社会历史的变动所具有的另一种历史面向。研究首先从乡村“民变” 和乡村公产体制的变动方面,揭示革命与乡村的内在关联及其演进趋势,其次,试图及触当革命从时代风潮走向传统惯习后,对乡村社会变动的深度影响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士绅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
- “民变”风潮中的“绅民”冲突
- “民变”中的士绅:从“莱阳抗捐”到长沙“抢米风潮”
- 清末新政与“绅权”的“体制化”
- 绅民关系:从身份等差到利益冲突
- 二 辛亥革命与两湖乡村公产
- 公产运作的历史轨迹
- 公产运作变化之体制因缘
- 公产功能异变之现实效应
- 权力重构与公产管理
- 三 从风潮到传统:辛亥革命与“革命”话语的时代性转折
- “文字收功日”:革命成为风潮
- “同志仍须努力”:革命蔚为传统
- 普泛化:革命话语与日常生活
- 比较与反思:被消解了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