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报告字数:64143字
报告页数:82页
摘要:本文研究了20世纪初期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作者首先描述了清末民初从士绅到权绅的历史演变。其次,聚焦于草根权威——村庄领袖,通过草根领袖地位的生成要素,分析这一阶层在文化、生活、品味、社会交往等方面区隔于村庄其他阶层的特质。然后讨论了清末以来在乡村政制层面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反映了不同时期乡村权力的博弈与并重点讨论了共产党时期权威的重建。最后,本文概述了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内,乡村社会纳入正式政权体系的过程。
文章目录
- 一 从士绅到权绅的历史演变
- 从“四民之首”到“无绅不劣”
- 绅权扩张中的“民众记忆”
- 社会重构中的权绅
- 利益诉求中的士绅缺位
- 二 财富、文化、社会关系与声望的聚合体:华北的村庄领袖
- “乡绅”与“村庄领袖”
- 村庄领袖的社区地位生成要素
- 多种乡土资源的聚合体
- 三 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
- 外来力量与乡土领袖
- 融入传统:成功的实践
- 乡村权力的文化建构
- 四 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革命动员与乡村政权重建
- 村选:乡村政权制度的改造
- 英模与劳模:乡村新式权威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