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
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
报告字数:20831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中国农村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期,农村的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这是因为,在短短的百年期间,农村经历了急剧的社会形态变化,从20世纪初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转到了20世纪 50年代开始的农村生产集体化的社会形态,现在正向现代化农村社会形态转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变, 要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包括: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开发农村人力源、 促进新一代农民工融进城市。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一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 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 三 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 四 促进新一代农民工融进城市
- 第二节 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任务
- 一 构建公共型教育财政体制
- 二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财政支持体系
- 三 建立农村教育发展的经费保障制度
- 第三节 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
- 一 中央及省级政府应是农村教育的投资主体
- 二 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教育中的财政责任
- 第四节 重建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可行性分析
- 一 国家财政收支增长强劲
- 二 教育收支增长加速
- 三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成为社会共识
- 四 重构农村教育财政体制的财力可以被承受
- 五 其他国家财政支出有很大削减空间
- 第五节 建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准制度
- 一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准概述
- 二 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准的原则
- 三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准的内容
- 第六节 完善教育财政监督制度
- 一 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专项审议和监督
- 二 加强农村教育经费的财政监督与审计监督
- 三 完善教育系统内部自我监督机制
- 四 完善社会公众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