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公共文化政策检视:基于67家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的观察(2013~2014)
公共文化政策检视:基于67家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的观察(2013~2014)
报告字数:12868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对国家公共文化政策实验基地的观察表明,2013~2014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从服务能力到机构绩效都得到了全面持续的提升,免费开放资金落实基本到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稳步提高,验证了文化政策对公共文化机构的导向和激励效应。但同时,部分公共文化机构开始显现出公共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财政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有待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规模小、起点低,相关激励政策落实难。建议要进一步研究制定中央有关政策规定的实施细则,推动中央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要加强公共文化机构的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的奖励机制。
文章目录
- 一 2013~2015年公共文化政策演进
- 二 基于实验基地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效果检视与评价
- (一)实验基地基本情况
- (二)公共文化政策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激励效应明显,公共文化机构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并未能实现同步提升
- (三)中央补助免费开放资金基本落实到位,但地方相应的支出责任没有完全落实
- (四)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整体上还没有达到最优水平,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五)公共文化机构初现公共投入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财政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 (六)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起点低、规模小,相关激励政策有待加强
- 三 对策和建议
- (一)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政策,为公共文化机构发展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 (二)以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政策突破口,推动公共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 (三)优化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投入产出绩效
- (四)加强公共文化政策绩效评估,从国家层级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