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就业结构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结构性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陈云

所属图书: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5)

图书作者:张新民 郑东亮 刘燕斌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报告字数:14160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为“高供给下的招工难”与“高需求下的就业难”同时并存,并在产业、城乡、区域、群体、素质以及劳动力内部等多个维度和层面表现出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转型期经济社会阶段性特征、公共政策与服务不足以及社会观念滞后于实践发展等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建立完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大量高质量技能人才;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市民化进程;实施援助和开发并重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建立多方参与的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合作机制;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措施。
文章目录
  • 一 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
  •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         (二)城乡结构性矛盾问题
  •         (三)区域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         (四)劳动力年龄结构性矛盾问题
  •         (五)教育与技能上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         (六)劳动力市场内部结构性矛盾问题
  • 二 影响就业结构矛盾的主要因素
  •         (一)市场供需不匹配是就业结构矛盾的直接成因
  •         (二)特定发展阶段的宏观经济社会条件是就业结构矛盾的外部成因
  •         (三)公共就业政策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与就业结构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适应
  •         (四)一些社会观念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互不适应,加剧了就业结构性矛盾
  • 三 政策建议
  •         (一)建立完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         (二)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大量高质量技能人才
  •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市民化进程
  •         (四)实施援助和开发并重的就业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
  •         (五)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与劳动者多方参与的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合作机制
  •         (六)逐步出台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措施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