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家庭服务业工伤保险参保现状及对策
家庭服务业工伤保险参保现状及对策

作者:赵永生

所属图书: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5)

图书作者:张新民 郑东亮 刘燕斌

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报告字数:9009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家庭服务业服务项目和门类众多,产业就业系数弹性大,进入壁垒不高,吸纳就业能力强,集中了大量的低技能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家庭服务业企业多为私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工伤事故发生率较为稳定,以交通事故居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主要动因是追求经济利益和稳定员工;尚未参保的主要原因是人员流动大和社会保险缴费高,工伤预防方式单一,效果不佳。家庭服务业企业认为当前工伤保险制度不适合该行业参保。若用商业意外保险保障家庭服务业工伤风险,则需加强政府监管。若用工伤保险保障家庭服务业工伤风险,则应区分“员工制”和“非员工制”企业。对“员工制”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参保,应合理确定缴费基数、灵活制定费率机制、设置保障期限、创新待遇给付方式、恪守待遇标准底线、设立待遇申请绿色通道等;对“非员工制”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参保可将其归入灵活就业人员。
文章目录
  • 一 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缺乏风险保障机制
  • 二 家庭服务业工伤保险参保现状
  •         (一)家庭服务业企业多为私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         (二)家庭服务业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较为稳定,以交通事故居多
  •         (三)家庭服务业企业工伤保险参保率较低
  •         (四)家庭服务业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利益和稳定员工
  •         (五)家庭服务业企业尚未参保的主要原因是人员流动大和社保缴费高
  •         (六)家庭服务业认为工伤预防方式单一,效果不佳
  •         (七)家庭服务业认为当前工伤保险制度不适合该行业参保
  • 三 对策建议
  •         (一)商业意外保险可适用于家庭服务业工伤保障,但需加强政府监管
  •         (二)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参保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