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选择性放任”:基层民主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劳动治理逻辑——基于Z市南厂的案例研究
“选择性放任”:基层民主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劳动治理逻辑——基于Z市南厂的案例研究

作者:贾文娟

贾文娟##李斌 潘泽泉

所属图书: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

图书作者:李斌 潘泽泉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报告字数:21285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文发现,在国有重工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后建立起的规章制度大多被束之高阁,在实际生产中,管理者对劳动过程呈现出放任态度,而对产出、质量与成本施加了严格控制,“选择性放任”成为主导性的劳动治理逻辑。管理激励论认为“放任”是治理不足所致,而日常反抗论则认为“放任”是治理过度所致。而本文反对将“放任”作为异常状态进行分析的路径,认为“选择性放任”是国企基层民主制度与劳动治理相匹配的结果。基层民主赋予工人以质疑规则、拒斥上级的权利,进而与现代企业制度推行时期的科层逻辑相碰撞。最后,经历了矛盾冲突、利益协调和适应性调整后,国企劳动治理逻辑进行了再匹配,管理者放弃了对劳动过程的严格监控,采取“选择性放任”的劳动治理逻辑。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企劳动治理中的“选择性放任”
  •         (一)案例介绍
  •         (二)劳动过程中的“放任”现象
  •         (三)“选择性放任”的劳动治理逻辑
  • 三 理论争辩:“放任”的产生机制
  •         (一)管理激励论
  •         (二)日常反抗论
  • 四 基层民主制度与劳动治理逻辑:制度匹配的视角
  •         (一)科层治理逻辑
  •         (二)基层民主制度
  •         (三)国企车间文化与基层民主制度的互构
  •         (四)制度不匹配:当科层治理逻辑遭遇车间民主制度
  • 五 制度再匹配与“选择性放任”逻辑的形成
  •         (一)矛盾冲突阶段
  •         (二)利益协调阶段
  •         (三)适应性调整阶段
  • 六 结论与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