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应用与限度——以社会学论域中的研究为分析中心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应用与限度——以社会学论域中的研究为分析中心

作者:丁惠平

丁惠平##李斌 潘泽泉

所属图书: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

图书作者:李斌 潘泽泉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报告字数:12995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是当前国内学界的主流理论研究范式,广泛应用于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近二十年来,借助“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社会学论域中的诸多研究,包括乡村社会研究、城市社区研究以及社会组织研究等均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成果。但综合观之,这些研究或存在对“国家与社会”框架的“神化”倾向屏蔽了其他框架的解释力,或仅仅是在语词意义上使用“国家与社会”而无力揭示现象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国家与社会”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分析框架,本身具有难以突破的限度。这种限度既来自与之相关的理论脉络,更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密不可分。基于此,目前国内已经陆续有学者开始质疑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恰切性,并致力于重构更具解释力的理论范式。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         (一)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
  •         (二)中国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
  •         (三)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
  • 三 倾向与缺陷
  • 四 质疑与破题
  • 五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