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社会中社会记忆的传承——基于江北刁村的研究
乡村社会中社会记忆的传承——基于江北刁村的研究

作者:姚德薇 章姗霞

姚德薇 章姗霞##李斌 潘泽泉

所属图书: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

图书作者:李斌 潘泽泉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报告字数:9066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社会记忆是乡村存在与流变的历程记载,构成其文化的精神脉络和灵魂核心,是乡村在历史嬗变过程中,从村民的共同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形态,由此形塑了支配村民行动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乡村共同体的粘合剂与文化遗产。民间仪式是乡村社会记忆的主要承载方式之一,本文基于对江北刁村节庆礼仪习俗的研究,从纪念空间、纪念仪式、乡规民约等几个方面对承载在其中的社会记忆进行解读,并分析了社会记忆对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记忆研究回顾
  •         (一)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论
  •         (二)保罗·康纳顿的社会记忆论
  •         (三)社会记忆的概念
  • 二 刁村的地理与人文概况
  •         (一)自然地理状况
  •         (二)人文与经济状况
  • 三 刁村春节期间的礼仪习俗
  •         (一)腊八节
  •         (二)小年
  •         (三)春节
  • 四 社会记忆的传承
  •         (一)纪念空间与社会记忆的静态展现
  •         (二)纪念仪式与社会记忆的动态再生
  •         (三)乡规民约与社会记忆的传承变迁
  •         (四)社会记忆与乡村秩序
  •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