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陕西公众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调查报告
陕西公众传统文化认知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所属图书: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15)

图书作者:任宗哲 白宽犁 牛昉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报告字数:11505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本报告展现了陕西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对传统文化主要类型的喜爱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社会影响力的评价等。调查结果显示,“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由被访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的。在认知途径方面,近六成的被访者表示是通过传统媒体“书籍”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家庭”仍然是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主要场所。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生活相关度较高,“民风民俗”和“古典文学”的关注度被排在前两位。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公众对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的评价并不容乐观,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整体评价偏弱。因此,全面提升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是亟待关注的重要议题。
文章目录
  • 一 公众理解的“传统文化”
  • 二 公众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
  •         (一)传统文化社会化的渠道
  •         (二)传统文化社会化的场所
  • 三 公众对传统文化主要类型的喜爱程度
  • 四 公众对传统文化思想的认知
  •         (一)对传统文化主要体系的知晓度
  •         (二)对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知晓度
  • 五 对传统文化认知与影响力的评价
  •         (一)对传统文化公众认知度的评价
  •         (二)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 六 对传统文化几种观点的评价
  •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
  •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财富”
  •         (三)“传统文化是改革的包袱”
  •         (四)“全球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严峻挑战”
  •         (五)“传统文化对化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能够提供帮助”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