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结构与主体互动视角解读体制内青年婚恋难问题
从结构与主体互动视角解读体制内青年婚恋难问题
报告字数:10079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在青年婚恋难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16年北京青年婚恋状况调查,对北京市体制内青年的婚恋问题从结构和主体互动层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体制内青年在社会经济要素(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方面存在高度的同质性;户口、房车资产情况等结构要素不是影响青年是否进入恋爱状态的核心因素,却是影响青年是否进入婚姻状态的重要因素。体制内未婚无恋爱对象、未婚有恋爱对象和已婚三类青年的择偶偏好既具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择偶偏好是影响婚恋状态的重要因素。解决北京市体制内青年的婚恋难问题,需要从结构和主体两个层面入手。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框架
- (三)主要变量和研究思路
- 三 体制内青年的婚恋难问题既是结构问题也是主体问题
- (一)体制内青年社会经济要素同质性强
- (二)体制内青年的婚恋状态与择偶偏好息息相关
- 四 结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