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韧性”的家庭主义和“脆性”的个体主义——透视城市婚姻礼仪的代际变迁
“韧性”的家庭主义和“脆性”的个体主义——透视城市婚姻礼仪的代际变迁

作者:薛亚利

所属图书: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图书作者:吴小英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报告字数:20937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文利用8个上海家庭(包括21个小家庭)婚姻礼仪代际变迁的访谈数据,从婚姻礼仪视角中包含的“文化—行动—资源”三个维度,来分析家庭主义和个体主义的调适关系。调研结果发现,城市里代际间的婚姻礼仪经历了繁—简—繁的回溯性剧变,家庭主义和个体主义在“文化—行动—资源”三个方面上的变迁并不均衡,集中表现在:个体主义在文化表达和行为参与方面获得较大发展,但资源支持上力量薄弱,因而显示出了“脆性”特征;而家庭主义在文化价值传导和行动参与方面上不断衰落,但在资源支持上反而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从而显示出了“韧性”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个体主义的成长,并不仅仅与家庭主义较力,也与特殊制度条件的变革紧密相关。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提出和文献回顾
  • 二 调查设计和研究发现
  •         (一)研究设计和数据特征
  •         (二)研究发现:婚姻礼仪的代际剧变
  • 三 婚姻礼仪剧变中的家庭主义式微
  •         1.大家庭成员在礼仪中的权威性降低
  •         2.大家庭成员的知识传授作用降低
  •         3.大家庭关联的价值传导功能降低
  • 四 个体主义行为方式的兴起
  •         1.个体婚姻自主权的上升
  •         2.个体行为参与度的上升
  •         3.个体情感表达上的突出
  • 五 资源支持中的家庭主义和个体主义
  •         1.家庭主义资源支持的“韧性”表现
  •         2.个体主义资源支持的“脆性”表现
  • 六 结论与讨论
  •         1.家庭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悖论性”关系
  •         2.家庭主义和个体主义的“灵活性”调适
  •         3.个体主义的“曲折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