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优化人口空间分布与人口疏解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5)——优化人口空间分布与人口疏解
报告字数:13852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首都人口疏解既要做到人口规模的控制,也要实现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优化。本研究通过北京与东京都市圈、多伦多大都市区的国际比较后发现,北京人口分布亟待由“单峰型”向“双峰型”转变,严控10公里圈层以内的人口规模,在30公里圈层附近增设生态缓冲区,加快30公里圈层以外卫星城的建设,提升向外疏解的交通便捷性,并把握好50年的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周期,不可操之过急。
文章目录
- 一 人口疏解视野下北京人口分布的关键特征
-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均向北京逼近
- (二)更多的常住人口向更少的街道集中
- (三)户籍人口加速流向中心城
- (四)流动人口空间“强聚集”圈层持续扩大
- (五)中心城单位数量激增加剧人口虹吸力
- (六)“中心城就业+郊区居住”的职住分离特征凸显
- (七)30~50公里圈层人口分布比例亟待提高
- 二 国际比较视野下优化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几点启示
- (一)减少10公里圈层以内人口规模,亟待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 (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需要由“单峰型”向“双峰型”转变,亟待推进周边卫星城建设
- (三)明确30公里圈层人口分界线,亟待增设外围生态缓冲区
- (四)把握50年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周期,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不可操之过急
- (五)由“单一城市”规划向“全局式”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转变,在协同发展中实现人口疏解和布局优化